首頁 > 外媒眼

《山東法制報》聚焦威海檢察官柳英華:以未檢之名,守望朝陽

2024-01-21 編輯: 威海新聞網(wǎng)·Hi威海新聞客戶端
  近日,《山東法制報》以《柳英華:以未檢之名,守望朝陽》為題,聚焦威海乳山市檢察院檢察官柳英華從事未成年人刑事檢察工作,關注未成年人法治需求,幫助未成年人更好成長的事跡。以下為報道全文:


  2023年12月20日上午,在全國檢察機關隊伍建設工作會議暨第十次“雙先”表彰大會上,105個先進集體和132名先進個人獲得一等功榮譽表彰,乳山市檢察院檢察官柳英華獲得個人一等功榮譽表彰。
  從檢12年,6年未檢情。作為一名從事未成年人刑事檢察工作的檢察官,“以未檢之名,守望朝陽”是柳英華的工作信條。在她看來,這份榮譽,是認可,是總結,更是繼續(xù)前行的動力。

  與未檢結緣
  “默默耕耘,守護朝陽升起”


  聽到自己名字被宣讀的那一刻,柳英華心中滿是感懷:不覺間,自己與未檢工作已結下如此深厚的緣分。
  時間回到2016年,從事未檢工作之前,柳英華在乳山市檢察院派駐馮家檢察室工作過一段時間。那時,轄區(qū)內有關留守婦女和兒童權益保護問題較為突出,辦理多起相關案件后,柳英華萌生了綜合處理這類問題的想法。“也許從那時起,就埋下了加強未成年人保護的種子?!蓖ㄟ^走訪調查、情況摸排,柳英華將轄區(qū)約132名留守婦女兒童的情況全部掌握,并在留守兒童較密集的村莊設置了維權聯(lián)絡點,為留守婦女兒童打造一條解決問題的“快速通道”。這項工作也讓派駐馮家檢察室在全市聞名,成為方圓幾個鎮(zhèn)區(qū)留守婦女兒童的“救助站”。
  2017年,柳英華正式成為一名未檢檢察官,辦案之余,著重留意弱勢群體的法治需求。從定期走訪看望留守婦女兒童,到織好“三點一線、1+5”立體關護網(wǎng),從開展“內組外駐、一組帶四路”未成年被害人救助工作,到構建“三化三制”未成年人支持起訴工作體系……她連續(xù)多年獲評威海市檢察機關年度創(chuàng)新成果獎,先后獲得“全國維護婦女兒童權益先進個人”“山東省人民滿意政法干警”“山東省維護青少年權益先進個人”等榮譽,未檢工作成為柳英華愿為之奮斗終身的事業(yè)。

  “在場”之后
  “回頭看,我們依然在”


  “阿姨!我是小高,您還記得我嗎?”聽著電話那頭傳來的聲音,柳英華的思緒回到兩年前辦理的一起案件中。當時還在上學的小高因涉嫌尋釁滋事罪被移送審查起訴,作為辦案檢察官,柳英華考慮到其系未成年人,初犯且認罪態(tài)度好,依法對其作出附條件不起訴決定,同時設置考察幫教期,親自幫教。這是幫教結束后,柳英華第一次接到小高的電話。除了分享自己考上某單位聘任制崗位的喜悅之外,小高還向她咨詢了一些法律問題。
  對于這樣的來電,柳英華感到很是欣慰。“未檢工作就是這樣,案結事了情不了?!痹谒磥?,未檢和其他檢察工作的不同之處在于,在辦案過程中需要更加關注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和未來成長。涉及未成年人的案件,難點在于幫教?!耙盐蘸谩趫觥臅r機和度,才能取得更好的幫教效果?!苯Y案前的幫教期間,檢察官需要持續(xù)“在場”,成為涉罪未成年人生活中的一分子,密切關注涉罪未成年人的動態(tài)情況,根據(jù)其個人情況隨時調整幫教方案;幫教期滿后根據(jù)情況判定結案,檢察官也需要及時停止“在場”狀態(tài),不過多參與涉罪未成年人的新生活,才能更好地幫助他們擺脫過去,迎接未來。
  “不論孩子們走多遠,回頭看,我們依然在?!绷⑷A說,未檢工作的意義不是止步于案件本身,更多的是將法治的力量注入未成年人心中,讓“朝陽”能夠真正升起,更自信地奔赴光明的未來?!敖Y案不結情,不管什么時候,只要孩子們需要幫助,我們未檢人都會站在他們身邊,幫他們拿起法律武器捍衛(wèi)自己的合法權益。”

  在路上
  “這是一場自我修行”


  在同事眼中,柳英華是個始終走在未成年人法治關懷道路上的人。除了走訪幫扶、親自幫教外,柳英華還積極開展普法宣講活動,在司法實踐中傳遞法治聲音。2016年以來,她組織開展各類普法活動150余場,并根據(jù)不同群體特點靈活調整宣講內容。面對小學生,她把課件做成孩子們喜歡的卡通版“孫悟空的《民法典》之旅”;面對中學生,她制作了網(wǎng)絡版的“兩防一護”成長攻略;面對村鎮(zhèn)居民,她以鄉(xiāng)村“小馬扎”的形式,利用廣場舞前的時間普及家庭教育法治知識……柳英華“上臺能講、提筆能寫、有問能答、遇惑能解”的普法宣講風格受到轄區(qū)群眾一致好評。
  近幾年,在工作之余,柳英華還將更多精力投入到與未檢有關的技能學習中,自學心理咨詢、社會工作、家庭教育等課程,希望自己成為一個“多面手”,能夠在辦案過程中更深入地了解未成年人的狀態(tài),幫教也幫心。“教育界有一個說法叫‘5+2=0’,即孩子在學校5天取得的良好教育效果,可能因回家的2天導致效果清零?!边@一說法點明了未成年人所處環(huán)境對教育的重要性,柳英華也將此延伸到未檢工作中。她認為,未成年人的成長需要個人、家庭、社會等多方面力量去促進,作為一名未檢檢察官,如果能更好地把握這些力量,就可以成為一個真正的立體化幫扶、幫教的推動者。
  “這不僅是一項工作,更是一場自我修行?!睂α⑷A來說,未檢工作更像是一座橋梁,讓她與被幫扶、幫教的未成年人相互成就、共同成長?!拔冶旧砭褪且粋€母親,所以在這個幫扶、幫教過程中,會不自覺地代入母親的角色,而孩子們對我的反饋也讓我不斷調整自己的做法,在這個過程中,他們在成為更好的自己,我也同樣?!保▉碓矗骸渡綎|法制報》)
  總編輯:殷洪軍
  值班總編:張軍濤
  復審:王璐瑤
  編輯: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