?????
??????習近平總書記強調:“理想信念的確立,是一種理性的選擇,而不是一時的沖動,光有樸素的感情是遠遠不夠的,還必須有深厚的理論信仰作支撐,否則一有風吹草動就會發(fā)生動搖?!敝г掠⒃l(xiāng)村支教多年,堅守是她的信念;葉嘉瑩桃李天下,詩詞是她的信念;李芳以身擋車,為學生筑起銅墻鐵壁,師愛是她的信念。教師肩負著教書育人的根本任務,必須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,引導學生以高遠的志向砥礪前行,在人生的道路上自強不息。
??????加強品德修養(yǎng),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。人們常說:“聽其言,觀其行?!眰€人品德的培養(yǎng)不僅要看其理論知識的掌握,更要看其行為是否符合道德規(guī)范。如譽滿天下的孔子拜望老子時,仍是恭敬行禮,誠懇請教。謙遜的品格和周到的禮節(jié)也是孔子“桃李滿天下”的重要原因。因此,為了培養(yǎng)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,教師要引導學生從自身、點滴小事做起,在教學活動和日常生活中努力踐行。
??????全面教育,需要樹立以德樹人之理念。德者,才之帥也。思想道德是青年少健康成長的先導因素,是步入社會踏實進取的重要基礎。無德不立,“德”滲透在各個方面。翻開歷史的史冊,諸葛亮七擒孟獲是心胸廣博之“德”,曹操斷發(fā)是言而有信之“德”,廉頗負荊請罪是知錯就改之“德”,追溯近代歷史,譚嗣同以身殉國是深明大義之“德”,蔡元培“三顧茅廬”是堅持不懈之“德”,陳延年勤工儉學是自食其力之“德”。我們是在五千多年厚重的“德育”文化之中成長起來的,要將這種文化底蘊滲透在學生的教學中、生活中、交往中,引導學生在思想上了解“德”,在行動中展現(xiàn)“德”,真正實現(xiàn)立德樹人的教育觀念。展望未來,我們的新青年們一定是具有大愛大情懷的人,是具有遠大理想信念、濃厚愛國情懷、高尚品德修養(yǎng)的人。
??????以“德”為指南針,只有錨定方向,才能勇敢向前。德,是為人師表之基礎,是教書育人之方向。德,可以是“捐軀赴國難,視死忽如歸”的愛國之心,是“富貴不能淫,貧賤不能移,威武不能屈”的正直之心,是“不遷怒,不貳過”的恕人之心;也可以是“吾日三省吾身”的反思之心,是“路見不平一生吼”的正義之心,是拾金不昧的清廉之心……作為教師,首要任務是自己明確“德”的定義,再將“德”的含義擴展到傳承教育使命中,爭做新時代有“德”教師。(作者:環(huán)翠區(qū)竹島街道辦事處 王穎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