?????新中國成立后,中央落實烈士遺屬的政治待遇,著名的“五老”之一的謝覺哉想到與自己出生入死的戰(zhàn)友叢德滋,他把叢德滋烈士遺屬的有關情況上報給毛澤東主席。毛主席于1951年1月15日親筆簽署了中央人民政府頒發(fā)的編號為“0001號”的“革命犧牲工作人員家屬光榮紀念證”,由中央人民政府頒發(fā)給叢德滋的妻子王竹青。
??????叢德滋
??????少年深懷報國志
??????叢德滋,字悅生,祖籍山東省文登縣。1910年出生在遼寧省鳳城縣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,1923年考入奉天省立第二師范學校(現(xiàn)丹東二中前身)。1928年以優(yōu)異的成績考入東北大學教育學院。九一八事變后,叢德滋隨校遷往北平(現(xiàn)北京市)。在校期間,叢德滋目睹了國家的羸弱、政府的腐敗,萌生了以筆作槍、報效國家的志愿。
??????學生時代的叢德滋便在詩歌中抒發(fā)自己的愛國情懷:
??????我的同胞的血和淚
??????我的國土的苦與悲
??????痛苦地擊著我的筋骨走吧
??????應當為了家鄉(xiāng)和祖國哪里有強烈的怒焰
??????哪里有沒有停止的戰(zhàn)斗
??????要為民族的獨立、解放去奮斗
??????在轟轟烈烈的抗日救亡運動中,叢德滋進一步受到了革命的熏陶和鍛煉。在東北大學學習期間,叢德滋曾在北平平綏鐵路局勤工儉學,經常和工人群眾接觸,深受鐵路工人革命斗爭的影響。
??????1933年叢德滋大學畢業(yè)后,先后在東北軍北平軍分會政訓處、駐西安司令部辦公廳任職,開始在一些報刊上發(fā)表文章,深刻揭露國民政府“攘外必先安內”的反動政策和圍剿工農紅軍的罪惡行徑,要求停止內戰(zhàn),槍口一致對外。
??????積極宣傳抗日救亡
??????1935年9月,紅軍北上先遣支隊攻克天險臘子口,形成了北出甘南、最后進入陜北根據地的態(tài)勢,蔣介石趕忙調東北軍開赴陜西,在西安成立了“西北剿匪總司令部”。叢德滋隨軍于9月底到達西安,在總部辦公廳第六科從事情報工作。此時,叢德滋進一步傾向革命,擁護中國共產黨團結一致進行抗日的方針政策,并以各種手法掩護,在《西京民報》等報刊積極宣傳抗日救亡運動。1936年12月12日,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發(fā)生,張學良的秘書應德田接管了政訓處,并將其改為政治處。不久,羅瑞卿帶領一批干部來到政治處,叢德滋參加了該處工作。
???
???西安事變中的《解放日報》,叢德滋任總編輯。
??????同年農歷十一月,叢德滋經山西太原至延安,后又到達西安,在八路軍駐西安辦事處和林伯渠見了面。不久,他應曾在東北軍工作過、時任甘肅學院文學系主任王治民之邀,并經八路軍駐西安辦事處介紹,于1937年底到達蘭州,在八路軍駐蘭辦事處、中共甘肅工委的領導下,在謝覺哉、伍修權的具體指導下,叢德滋做了大量的革命工作。1938年1月15日,為了廣泛聯(lián)系群眾,動員群眾參加抗日救亡運動,宣傳黨的方針、政策,他請示謝覺哉創(chuàng)辦通訊社,得到謝覺哉的支持和贊同。叢德滋創(chuàng)辦的民眾通訊社不僅為我黨提供了良好的宣傳輿論陣地,而且成為掩護我黨同志和進步文化工作者的機關,收容紅四方面軍西路軍失散人員的轉送站。
??????1937年,叢德滋在淮陰贈給妻子王竹青的照片。
??????這年4月以后,叢德滋擔任甘肅省抗敵后援會宣傳組組長職務。他主持編輯《抗敵》雜志,在《抗敵》以及1939年4月25日創(chuàng)刊的《政論》等雜志上署名發(fā)表了許多篇文章,對發(fā)動群眾參加抗戰(zhàn)、堅持抗戰(zhàn)發(fā)揮了積極作用。對叢德滋來說,凡是有利于革命、有利于抗日救亡的事,都是他的分內事,他都積極熱情地去做。
??????潛伏敵后忘我工作
??????1938年秋,根據叢德滋的具體表現(xiàn),由謝覺哉、伍修權介紹并征得中共甘肅工委同意、黨中央批準,接受叢德滋為中國共產黨黨員。同時,由于工作的需要,經黨中央批準,叢德滋還參加了第三國際的情報工作。叢德滋平時很注重組織發(fā)展工作和對新黨員進行思想教育。
??????1939年1月,敵人召開以防共反共為主要內容的五屆五中全會,決定了“防共”“限共”“溶共”“反共”的反動方針,隨著敵人頑固派反共活動的不斷加劇,甘肅革命斗爭形勢更加緊張。1940年6月6日,中共甘肅工委負責人李鐵輪、羅云鵬、林亦青(惠光前)、趙子明等被捕,中共甘肅工委遭到破壞,叢德滋繼續(xù)留在蘭州堅持工作。1941年1月初,敵人頑固派制造了震驚中外的“皖南事變”。第二次反共高潮達到頂點,白色恐怖隨即籠罩了蘭州。
??????在特務如林的環(huán)境下,叢德滋的活動逐漸被特務覺察,加上叛徒的出賣,使他面臨極大危險。對此,叢德滋也有察覺,同志們勸他撤離蘭州,但他不愿意離開,他說:“前方流血,后方堅持。一個革命者越是困難越要堅持斗爭,革命工作能堅持一天就堅持一天。”就這樣他繼續(xù)冒著危險,忘我地工作在革命斗爭第一線。
??????1941年1月20日,叢德滋被敵人逮捕,關押在蘭州沙溝秘密監(jiān)獄。叢德滋被捕后,敵人開始企圖以名譽地位、物質利益來誘騙他變節(jié)。特務頭子孫步墀等人親自找他談話,企圖軟化他。對此,叢德滋意志堅定,嚴守黨的機密,并憤怒痛斥特務。敵人用“軟”失敗后,便開始對他施以酷刑,甚至將他的頭發(fā)系住吊起來。監(jiān)獄的單人囚室是用一個大房子改造成的12個籠子式的小隔間,面積很小,人躺下只能頭靠西窗,腳抵東墻,沒有絲毫活動余地。叢德滋的個子高,睡覺時連腿也不能伸直,更不能活動,飲水也受到限制。但是,他仍然堅定不移,不屈不撓,以各種方式與難友一起同敵人堅決斗爭。
???
叢德滋被捕后,伍修權送至獄中的紅毛毯。
??????黨組織和他的好友積極設法營救,可惜都未成功。窮兇極惡的敵人對叢德滋加劇折磨,酷刑和非人的待遇使他身體日益損壞,最后身染重病。特務們不但不予治療,反而在他高燒之時讓他喝洗菜的污水。在慘無人道的折磨下,叢德滋于1941年4月19日在獄中逝世,時年32歲。
??????英雄長眠黃河畔
??????同志們和叢德滋生前好友冒著危險為他料理后事,將烈士遺體葬入蘭州城東的五省義地墓場并舉行了追悼會。新中國成立后,黨和人民給予叢德滋很高的評價,將其遺骨移入蘭州華林山革命烈士公墓。
??????叢德滋為人民的自由幸福和民族的解放貢獻了短暫的一生。他追求進步,投身革命,忠于黨的事業(yè),嚴于職守,模范遵守黨的紀律,嚴守黨的機密。在白色恐怖下出色地完成了黨交給的任務,為黨和人民的革命事業(yè)作出了重大貢獻。他工作兢兢業(yè)業(yè)、任勞任怨,白天參加各種社交活動、采訪新聞、收集情報外,夜間還要伏案撰稿,對革命工作投入了極大的熱情和全部精力。他勤奮好學,博學卓識,黨性堅強,品德優(yōu)秀,才華出眾,是中國共產黨優(yōu)秀的黨員,杰出的新聞戰(zhàn)士。
???
??00001號革命犧牲工作人員家屬光榮紀念證
??????革命英烈用生命與熱血開辟出一條幸福之路。黑暗里,堅定地守望心中的太陽;長夜里,默默地催生黎明的曙光;虎穴中,忍辱負重,周旋待機;搏殺中,悄然而起,斃敵無形。革命英烈英魂長存,功勛永垂不朽。(來源:中國共產黨威海市委黨史研究院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