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> 環(huán)翠區(qū)

聚焦家庭關系、加大關愛幫扶!環(huán)翠區(qū)婦女兒童幸福滿滿

2020-12-18 編輯: 威海新聞網·Hi威海城市客戶端
  “十三五”期間環(huán)翠區(qū)婦聯聚焦家庭關系,積極探索項目化運行機制,加大關愛幫扶力度,促進廣大婦女兒童家庭和睦和諧。
  線上線下兩級聯動,婚姻家庭輔導工作創(chuàng)新開展
  打造環(huán)翠區(qū)婚姻家庭輔導中心。接待并輔導意向離婚家庭1745個,對963對確定離婚夫妻進行情感疏導,勸和成功547對。打造“區(qū)婦聯—基層婦聯”兩級聯動的常態(tài)化婚姻家庭輔導體系,在基層設立婚姻家庭輔導分中心24處,開展家庭婚戀教育、心理疏導及法律咨詢等服務125次;組織“幸?;橐龉娲笾v堂”21場次,740余名婦女群眾受益。
  開展“幸福護航”婚姻家庭輔導服務。環(huán)翠區(qū)婦聯攜手婚姻家庭輔導中心、分中心以及威海心絲帶心理健康服務中心33名志愿者,成立“巾幗攜手戰(zhàn)疫”公益服務隊,采取熱線電話和微信輔導等方式,開展婚姻家庭、心理“微輔導”,接線55件,為家庭幸福護航。
  成立婦女兒童權益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,建立訴調銜接機制。派駐專業(yè)調解員入駐區(qū)法院訴訟服務中心,共處理案件157個,達成一致意見70個,其中婚姻家庭案件146個,達成一致意見68個。
  探索項目化運行機制,家庭教育專業(yè)化常態(tài)化
  實施0—6歲嬰幼兒社區(qū)家庭教育項目。選取竹島街道海源社區(qū)等5個試點,與紅黃藍親子園等教育機構合作,引導社會資源無償進入社區(qū),每周開課1—2節(jié),讓更多的家庭、孩子享受優(yōu)質家庭教育指導,推動家庭教育建設水平。
  推行“愛家講堂”項目。整合“新農村新生活培訓”和“父母課堂”兩大培訓服務品牌,開展以幸福家庭建設、精致女性培養(yǎng)等為主要內容的培訓,聘請社會各領域專家進農村、進社區(qū)、進企業(yè),為婦女群眾和企業(yè)女職工開展家居美化、母嬰護理、實用法律等培訓576場次。
  打造“愛·益·家”服務品牌。發(fā)動各方力量投入資金55余萬元,篩選購買家庭教育等公益服務項目35個,入駐全區(qū)各級婦女兒童家園、文明實踐分中心以及部分中小學共計65處,開展服務957場次,48066余人次受益;聯合山東大學(威海)科研團隊成立“環(huán)翠區(qū)婦女兒童社會創(chuàng)新中心”,為婦女兒童社會組織搭建起集組織服務、項目管理、資源整合、社會創(chuàng)新為一體的平臺。
  豐富創(chuàng)建活動內涵,家庭文明建設春風化雨
  深化家庭文明建設活動。先后開展尋找最美家庭、最美軍嫂等活動10余次,全區(qū)涌現出全國三八紅旗手1人,市級以上三八紅旗手22人,最美基層婦聯執(zhí)委典型、最美基層婦聯人市級4人,區(qū)級15人;市級最美軍嫂2人,最美婆媳10人,省級最美家庭2戶。
  開展“幸福環(huán)翠 美德傳家”等家風主題活動。開展巾幗宣講、家風分享會、文明家庭禮儀講座,舉辦“誦讀經典家訓,培育文明家風”等系列“學榜樣 立家訓 傳家風”活動200余場次,受益群眾5000余人次。
  開展“精致人家·精簡生活”文明家庭創(chuàng)建。在全區(qū)城市社區(qū)開展創(chuàng)建活動,評選出“精致人家 精簡生活”文明家庭54戶,組織開展“跳蚤市場”等主題活動30余場次;結合紅色物業(yè),成功打造孫家疃街道山公館小區(qū)、鯨園街道藍景城小區(qū)兩處“精致人家”示范小區(qū)。
  加大關愛幫扶力度,困難婦女兒童更加幸福
  開展“陽光社會媽媽”牽手關愛困難兒童等活動,搭建公益橋梁,引導社會各界釋放公益正能量,共募集善款及物資180余萬元,走訪慰問困難婦女兒童493人次,救助困難兒童800余人次,救助困難女大學生69人次,為符合條件的1140名困難家庭婦女投保了女性安康保險,幫助婦女兒童緩解家庭困難;組建162支“巾幗守望互助隊”開展“與愛同行 守望互助”活動,傳遞了“娘家人”的關愛。
  積極對接臺兒莊婦聯開展扶貧協作,通過貧困母親資助工程、女性安康保險贈送等項目,共募集善款及物資近120余萬元,幫助困難婦女兒童1800人次。開展東西扶貧,累計救助重慶貧困婦女兒童761人次,募集善款及物資4萬余元;救助青海省門源縣貧困兒童10人次,捐助慈善基金1萬元。(Hi威??蛻舳送ㄓ崋T 叢瑜婷)
  值班總編:王嵐
  復審:譚立勇
  編輯:劉曉佳